12月3日,第十三届专利周期间,市知识产权局第一批9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授牌。到2020年底前,区中心将实现16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覆盖,工作站将覆盖本市60%以上的双创载体。 记者了解到,本次区中心的签约授牌,是对原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此前,经过十余年实践积累,知识产权工作站累计解答知识产权咨询4.9万件,上门服务企业2.3万家,举办知识产权常态化培训1200余期,安排志愿专家上门服务近800次,成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有效延伸和重要支撑。 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推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和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成立,是应对机构新变化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服务保障的重要举措。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工作站,将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主动对接到创新主体,是知识产权局深化“放管服”的探索。俏师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