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3日讯(记者齐慧、通讯员李溢春)从铁局获悉:近日,首趟“公转铁”建筑材料专列进京。以此为标志, 铁和地方地联手,以进京建筑材料为突破口,调整运输机构、减少公运量、增加铁运输,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建设美丽首都的“蓝天战”,建筑材料进京绿色物流体大通道项目正式落地开始发力。 此次建筑材料进京“公转铁”绿色物流项目,是在铁局与市交委、建委的指导下,由京铁物流公司与北控置业集团签约的战略框架合作,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旨在依托于铁干线运输和市内铁线、场站等优质资源,围绕民生物资(如米面粮油、快消品等)和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如建材、石油等)“运、仓、配”需求,建设首都绿色、智慧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以首趟滦县至开通的进京建材专列为例,项目开通将由目前的每天一列3000余吨,逐步提升至每天10列3万多吨,相当于每天直接减少近1000辆大型货车在京津冀范围内特别是首都地区的大气污染。并在此基础上,未来三年建筑材料进京“公转铁”绿色物流项目,还将逐步扩展延伸涵盖至承德、易县、等主要进京建筑材料原产地。以目前市建筑市场每年共计需要建筑原材料(砂石)约1亿吨为参考,届时如果全部改为“公转铁”绿色建材专列运输,将每年减少近300多万辆大型货车对大气的污染,同时又有效确保了首都建设急需的建材物资供应。 下一步,铁部门将在货场建设建设、集装化装备、新能源车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铁专用线资源,合理布局就近卸货,缩短市内配送距离等综合保障手段, “一举多赢”实现社会、民生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