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发资产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群建设 > 正文

河池日字报刊

作者:大海 来源: 日期:2019-10-17 14:32:23 人气: 标签:

  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标语口号,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等特征。标语口号算是中国特色之一,标语文化的变迁着时代的变迁。

  笔者驱车深入被秦巴山区百姓称之为脱贫致富“生命线”的陕西西(乡)至镇(巴)高速公沿线采访,工地墙上、彩门上林林总总的标语迎面而来。从“不忘初心、牢记、合力脱贫”,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好主力军,共筑中国梦”,再到“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各种口号各种内容的标语“百花齐放”。

  在一个隧道洞口,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一位老铁道兵出身的老职工老张正在工地布置企业文化展板,他滔滔不绝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要说祖国的变化,那太多了,我认为最可贵的变化,要算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标语文化’的变迁,就能看出人们思想观念的这一变化。”

  而在古城泰宁,有条红军街,最难得的是在红军街两旁的砖墙上完整地保留了红军当年刷写的标语和文告。“武装起来,实行土地”“苏联,解放全人类”等等。1933年10月7日,、等亲自率领总部直属部队干部、战士上街清理阴沟、打扫卫生、刷写标语,还参加了“城市清洁运动周”等活动,这些标语就是那时刷写上去的。它使我们相隔80多年后,还能真切地感受当时热火朝天的。

  老张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就几间草房,由于靠近边,经常被刷上标语,主要有“中华人民国”“全心全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那时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感到振奋和希望的年代,这样的标语成为这一时代的表征。”他说。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期,“全国山河一片红”,清一色服务于的标语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的特殊回忆。

  老张当兵入伍的时候,正是1978年,的春风遍吹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户外标语口号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先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标语代替了“不怕流血流汗,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拼命干”。接着“时间就是,效率就是生命”“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您好!”等标语大批出现,让人耳目一新。

  八十年代初期,老张回老家探亲,发现边“越穷越,越穷越光荣”“资本主义的尾巴”割去了,刷上了“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十个大字。鼓励年轻人外出打工,“要想早日奔小康,打工赚钱是良方”“农民要想不受穷,出外打工才能行”等标语铺天盖地。

  随着的进一步深入,标语口号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对社会关注范围更广,风格更加五彩纷呈。汶川大地震,一句“汶川挺住,中国加油!”让多少人泪流满面。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奥运会上风靡一时,“点燃、放飞梦想”“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宣示了中国人的骄傲,那一刻,世界有多少人瞩目中国,有多少炎黄子孙为之自豪。

  一直在施工一线的兵二代、中铁十八局集团郑州富田城项目部经理徐春雷深有感触地说,“标语文化”一直是时代的标签。从“怕流血不是好汉”到“做防塌方的专家,不做战塌方的英雄”,从“四海为家”到“以人为本”“中国梦、铁建梦、企强工富梦”,企业职工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跨越式转变,这一切,都在小小的标语口号中得到了体现。

  也许有一天,标语口号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那些影响过我们的生活、而精要地记录了沧桑和社会变迁的“标语文化”!林雪 普通话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Copyright @ 上海浦发资产 沪ICP备12033658号-1